輪到法國了 中國「土豪」買樓新目標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4/12/21 19:06

最後更新: 2015/05/06 15:36

分享:

分享:

早於2010年歐債瀕臨爆煲後,不少歐洲國家為引入外資,紛紛推出低門檻、被稱為「黃金簽證」(Golden Permit)的投資移民計劃。

以塞浦路斯為例,申請人只要購買30萬歐元(約287萬港元)以上房產,就獲批永久居留權;葡萄牙「入場費」為50萬歐元(約479萬港元),葡國政府早前透露,「黃金簽證」批核個案中,75%為中國人。法國沒有正式投資移民計劃,雖然經濟移民門檻較葡萄牙、希臘及塞浦路斯等國家高,但財政狀況相對穩健,也吸引不少中國申請人。

柏高樂地產(France Expert Immo Luxe)總經理兼創辦人史帝芬(Stéphane Bertoux)早早嗅到商機,5年前與上海合夥人成立地產中介公司,專門帶內地人到法國投資高端房產,包括豪宅、酒莊、古堡、莊園甚至哥爾夫球場,酒店一樣有價有市,他用其生澀英語自嘲自己眼光太超前:「我們很早進入市場,甚至有點太早,坦白說,一開始生意不多,近兩年才開始有中國客搵上門。」

柏高樂其中一個辦公室位處巴黎第六區的Babylone,屬於著名豪宅地段,附近名店林立。

15年前他已在內地經商,從事設計和市場推廣。「當時我在上海開分公司,曾經與很多企業老闆交手,幫他們設計分行、零售店及開發新產品等;我習慣與中國商人合作,很明白他們要甚麼,這也是我轉行的原因,因為我累積很多接觸中國人的機會。」

擁法物業品味象徵

史帝芬表示,在內地打滾十數年,耳聞不少中國人有意在法國置產,但苦無門路,「我肯定中國人對投資法國地產很感興趣,因為他們享受法式生活,無論是美酒佳餚還是自然風光,對他們來說,在法國擁有物業是身份、品味的象徵。」

擁有歐洲一國居留權,亦變相前往26個申根國(Schengen)毋須簽證,暢通無阻,亦讓不少中國人為之心動。

隨內地經濟崛起,不少「大媽」、「土豪」近年熱衷投資海外,買樓更成為首選投資途徑,「美加、澳洲、英國等早已吸引不少中國資金,我相信法國會成為他們的新目標。」早前報道指,法國豪宅的海外買家中,中國僅次美國成為第二大買家,佔整體豪宅成交近一成。

法國柏高樂地產總經理史帝芬表示,中國新一代富豪追求大城市以外的生活環境。 (相片來源:iMoney)

他認為,法國能成為新寵,除因為中國人對法式浪漫的迷思,更看重穩定的升值前景,由於巴黎市內不少核心地段有建築高度限制,供應有限,面對本地與外地的置產需求,他相信有一定升值潛力,並以趁低吸納做投資賣點。

「投資法國房產可算保守資產增值方法,目前樓價不算高,雖然這裏樓價並非一年升7%、8%那種,但每年穩定升值,物業價格也不會掉頭向下。」

巴黎市中心大部分住宅屬於奧斯曼建築風格,形態劃一,擁有陽台的房子一般升值能力較高。根據法國地產中介FNAIM的統計,法國平均呎價在過去10年翻了一倍,但近3年物業價格反覆向下。

Global Property Guide估算,目前在巴黎市內一個200平方米公寓,租金回報率約3.24%。不過如果純粹為高投資回報,史帝芬笑說,「中國人會買酒莊,將酒賣回內地,這些投資回報高很多。」公司今年首十個月促成10宗成交,目前主打介乎100萬至5,000萬歐元(約958萬至4.79億港元)的交易,保守估計,本年成交額逾億港元。

中國「土豪」不時予人財粗氣大之感,有人到法國置業,只視之為度假屋,好讓遊法時有地方歇腳,其餘時間就將房子短期出租,「租金剛好可抵銷旅遊使費,甚至買一個、兩個名牌手袋。」不過史帝芬倒愛他們快言快語,「中國人很易招呼,一進門就知自己喜不喜歡,不喜歡會直接調頭走,叫我們找另一家;相反他們喜歡則會很快決定買,絕不婆媽。」

買樓,是不是可以有法國居留權?

他透露,大部分客人為商人、廠家,也有醫療集團老闆、作家、電視台監製等,這群人扑鎚前不約而同提出一個問題:「如果我們買樓,是不是可以有法國居留權?」

據法國駐港領事館資料,法國目前容許投資30萬歐元(約287萬港元)的海外人士,申請最長3年的居留權。史帝芬以其經驗之談說,若投資100萬歐元(約958萬港元)或以上,理論上可獲得兩年居留權,到期後可續期,原則上與永久居留差異不大,「要入籍或取得一次性10年期居留權,比較困難,最少要通過法文測試,但兩年續期一次分別不大。」

史帝芬以私隱為由,未有透露有多少客人以此取得居留權,他續說,「以往經常有報道說,很難在法國取得居留權,應該是指經濟條件較差的新移民,如果你是有錢人就容易,因為你會為國家帶來資金,這樣說很現實,但事實就是這樣,全世界都是。」

現金買樓恕不接受

全球多國大開中門,向中國人「出售」居留權,亦被質疑為洗黑錢及為貪官轉移資產提供方便之門,畢竟內地有外滙管制,動輒挪移億萬元人民幣到海外置產,資金來源存疑,史帝芬坦承,曾碰上中國人奉上一箱箱現金,請他幫忙買樓,「我們直接拒絕,法例不允許接受一箱現鈔搬過來買樓。」

客人想在法國置產,須先將資金存到銀行,「只要戶口單筆進帳超過1.5萬歐元(約14.4萬港元),歐盟、法國金融機關都會追查資金來源,至少他們認為是『合法』的。」他表示,公司營運至今,從來沒有客人過不了法國當局這關,而據他所知,資金很少直接來自內地,

「我不知道錢從何來,只知道很少從內地來,部分經過新加坡、香港或倫敦等地來的,可能有些商人在中國設廠,本來就與香港等地方有生意來往。」



節錄自《iMoney》373期(收費閲讀)「投資移民新選擇法國篇 物業穩定升值 兼當度假屋」


iMoney facebook